贯穿东西方文明的起源之路
详细说明
对大多数人来说,尘土飞扬的中国西北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个遥远的地方。但是一位考古学家Lu Enguo却在一个距今3000年的萨满人古墓里找到了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才出产的玛瑙贝壳。那个萨满人的身体在如此干燥的环境下已经成了木乃伊,他穿着俄罗斯式的服装,戴着金质的发带,衣服颜色鲜艳,身边还有一把庆典时用的青铜斧子。
然而,尽管距离古老的中华文化中心非常遥远,一位在吐鲁番附近的新疆考古办公室工作的考古学家,相信这个遥远的地区可能对理解古代中国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因为这里是古代商业贸易的枢纽。他们都以为,早在公元前3000年,在美索不达米亚、埃及和印度文明崛起的时候,新疆有几率会成为一个沟通东西方的重要桥梁,为早期中国中心地区输入了大量技术,也将青铜器铸造、小麦种植技术传输出去。这些技术可能在公元前2000年帮助沿黄河和长江的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。
对于中国学者来说,这是一种新型的,甚至是激进的方法。“中国考古学者仍然认为中国的文明独立发展,但与外部世界沟通也很重要。”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。
中国联系外部世界可能通过几个方向:西北部新疆、北部大草原、南部云南、东南亚的东海岸。从西到东最直接的路线是通过新疆。从公元前一世纪起的数百年来,传奇的丝绸之路延伸越过沙漠和山区,连接中国东部城市与欧洲市场。罗马银、中国丝绸、佛教、教都是通过这里传送。
今天,新疆仍就保持着作为十字路口的地位。阿拉伯文字、俄罗斯西里尔字母与汉字同时在该省首府乌鲁木齐出现。
但直到过去的10年中,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详细的证据说明早期人类曾在这里居住。被高山环绕,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的沙漠,因此,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,除非所有骆驼被驯化和打出更深的井的技术产生,或者一些其他的创新技术产生,否则在这里生活是不可能的。
最近的发掘颠覆了这一假设。沙漠的东北边缘,考古学家从2002年到2005年间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墓地,通过同位素测定其年代应是公元前2000年。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刘学堂(Liu xuetang)表示:“该遗址的木质棺材与木雕佛像表明,它们来自清凉的杨树森林及多雨的气候。”
从发掘的青铜镜、金戒指和植物中,考古学家发现一些墓葬受到了除中亚以外的地区的影响。一个坟墓中的有木雕蛇,还有7条真正的蛇的残骸,以及用羊的耳朵拼成的一顶帽子,可能是供萨满人用的,这对东亚地区来说很平常。
刘学堂说:“350个坟墓中, 190个已被洗劫和破坏,但考古队在最近出土挖掘了160个,其中,人类遗迹仍然保存完好。在被锁上的储藏室中,保存有一具有光滑皮肤和赤褐色头发的年轻女子尸身,其头戴的白色羊毛帽子和鞋带依然完好。”
持续了大约5个世纪的小河文化的起源,目前仍旧尚未探明。他们似乎并没有用陶器,这很难说明他们和周围文明有联系。但没有一点证据说明,这些牧民受到黄河文化和其他东部文明的显著影响。刘学堂认为,他们的物质生活显示,他们可能在公元前2000年经过当今俄罗斯和天山山脉,从北方进入这里。虽然没有丰富的古气候研究资料,但一些证据说明,在当时气候变得潮湿。
“杨树在该地区不再被发现,塔里木盆地增长的降雪量都是证据。有些湖底样本显示中国西北在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处于暖湿气候,那之后的1000年都是干燥严寒的气候。”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环境考古学家齐乌云(Qi wuyun)说,“但仍需进一步的数据来核实”。
遗址中最重要的领域可能是环境恶劣的沙漠东端罗布泊。但是,在远古时代,罗布泊三角洲是一个百公里长的大绿洲。刘学堂说,一些初步调查和地质研究表明,沿着现在干涸的孔雀河有一串古代人类居住地,孔雀河曾流入东亚,消失在沼泽湖中。
公元前1500年,越来越干旱的气候可能迫使孔雀河旁的定居者转移到游牧地区。这种循环似乎在新疆的整个历史记载中很平常,这里极小的降雨量变化都会产生巨大影响。
被发现的其他新疆古墓,多数建造于公元前1500年。它们有可能为此提供更多线索。比如:青铜器冶炼带到东方了吗?这个想法仍然是有争议的。青铜技术的出现体现在武器和装饰品上,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。新疆发现的青铜似乎略早于甘肃。不久之后,黄河中部平原的二里头遗址也出现了青铜器,这显示了青铜器扩散的模式。刘学堂说:“但甘肃使用的技术比新疆较为发达。最早的青铜铸造车间直到公元前4世纪才出现,所以这些技术不太可能来自于新疆。”
与中亚的贸易可能为这里获得青铜器提供了机会,但贸易不一定就是青铜器的来源,刘学堂认为,青铜技术从内蒙古一点点向南方渗透,再到东部,并最终被黄河地区的人们学会。
但也有人指出,模具铸造是早期中国冶金的主要方式,处于欧洲和中亚之间的地区直到后来才开始使用该技术,这种观点反驳了技术转移的观点。有些学者觉得此技术与西方的技术有关,但随后又独立。“所有的证据理论仍然缺乏说服力。它如何流传到甘肃,这条路线人们还不清楚。”社科院北京考古研究所陈兴灿说。
不管青铜器传播是什么途径,研究人员提到了另一个进口的技术:小麦的种植。该技术来自西方,并通过孔雀河流域传播。中国最早种植小麦的历史应该追溯到散落在小河遗址的3000年前的小麦。
但是,其他中国考古学家尚未信服。小麦在公元前1000年出现在中国北部,目前尚不清楚它是由小河遗址流传而来,还是西方流传而来的小麦技术在新疆就停止传播了。
类似的围绕驯化绵羊、山羊和牛的辩论在中国还有很多。新疆遗址为这样一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证据。但是追寻这些技术扩散的具体线路是很难的,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缺乏动物考古学家。在一个一直是大陆的十字路口的区域,考古学家正在探寻这座沟通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桥梁,是如何有助于中国的发展的。
他们认为,中国西部拥有独特的古老文化,这可能有助于揭示技术和产品从西到东流通,融入中华文明的过程。(祝魏玮 安爽/编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