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省聊城市县党委编办系统坚持“四个一”铸造铁一般的机构编制干部队伍
近年来,山东聊城市县党委编办系统牢牢把握党的机构、办事机构、参谋助手定位,以“争创一流、走在前列”为目标任务,上下齐心,自我加压,全力打造“政治硬、作风优、业务精、能作战”的机构编制铁军。
聊城市始终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为首要工作,以高度的政治站位落实归口管理要求,强化“组织口”意识,对照“组织口”标准,培育“组织口”作风,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、对社会主义和的信念。强化市县党委编办系统党员干部政治责任,正确看待机构编制资源作为重要政治资源和执政资源的价值和地位,替党和国家管好编制、做好决策。注重思想政治教育,充分认识理论武装“第一道防线”的及其重要的作用,扎实完成好近年来各项学习教育活动。深入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学习工作,用好学习教材、开好研讨会议、组织好实践活动,始终同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逐步的提升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、领悟力和执行力。
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东昌府区委编办坚持“学思行”合一,通过组织集中学、掌上学、自行学、考中学、学中思、学促干“六学模式”,迅速掀起学习党史热潮,将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,转化为推动机构编制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。
机构编制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强保障,机构编制部门更是肩负着巩固党治国理政组织基础的重大责任。近四年来,聊城市委编办连续获评市直机关绩效考核“一等”等次,用实际行动践行好“推动机构编制工作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”这一重要使命。通过召开各类工作会议,市县党委编办系统扛起责任、统一认识,按照中央、省市要求,全力做好改革的推动者、促进者和践行者,相继完成了党政机构改革、事业单位改革、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等重点、难点任务。在全市编办人的努力下,重点领域体制改革实现纵深突破,机构编制资源统筹使用迈出新的步伐,全市系统自身建设得到了有效加强,机构编制工作取得了新进展、新成效,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市县党委编办系统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目标,将干部素质提升、业务水平提升、工作氛围提质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、各方面,打造出一批知政策、懂业务、高效率的机构编制“行家里手”。强化政策学习,以科室为单位开展集中学习,通过领学、解读等方式达到以老带新、互学互助的目的。加强业务锻炼,坚持在学中干、干中学,深化传帮带机制,给予年轻干部更多机会,逐渐形成年龄结构符合常理、梯次明晰的的干部队伍配置。开展业务培训,以培训讲座、座谈会、线下观摩、线上会议等为依托,搭建多元化的培训平台,全方面提升党员干部业务水平。强化目标考核,制定《关于逐步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信息工作的意见》,明确工作任务,完善考核奖惩制度,以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推动业务水平提升。
为打造学习型机关,进一步激发全体机关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临清市委编办开展为期三周的“业务科长讲业务”活动,逐步提升党员干部业务能力,消除本领恐慌,营造能为、善为、敢为的浓厚氛围,推动工作创先争优。
作为组织系统部门,聊城市县党委编办系统全面树立组织口意识,大力弘扬“勤勉敬业、敢于担当、马上就办、持之以恒”的工作作风,坚持亮身份比作为,亮承诺比担当,深入基层,为民服务,时刻向社会展现良好的“编办人”形象。疫情期间,全市编办系统充分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通过组织募捐、个人捐赠、无偿献血、文艺创作等方式,多角度、多途径向湖北及全市防疫一线输送爱心。聚焦贫困户突出的“衣食住行学”等问题,编办党员干部开展了结对包帮、党代表慰问、志愿者服务等行动,切实把党的关怀化作实际行动,在党和群众之间搭建起了“连心桥”。为广泛了解公司制作经营、村居治理服务、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诉求,全市系统上下深入开展“三遍访”活动,做到即访即办解民忧,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得到非常明显增强。
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“无人问津”却影响生活的民生小事,市委编办建立“最后一米”工作帮扶机制,“民情书记”服务队身体力行,帮助老年人、残障人士等群体打通民生堵点、生活难点,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